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介绍《优势:美国如何应对亚洲的创新挑战》

 

伟大领袖有一句语录:“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有人会说:美国一天天烂下去,中国一天天好起来。

的确,中国经济蒸蒸日上,已经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出口第一,并有望在未来(有说5到10年,也有说在更长时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于是,美国人开始忧心忡忡了。

美国科学界有不少人认为,其创新大佬的地位岌岌可危。就连奥巴马总统的科学顾问约翰·霍尔顿(John Holdren)也出来说,美国科学技术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与半个世纪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时一样严峻,他使用的是《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专栏作家弗里德曼那句既颇有煽动性又多少显得有点无可奈何的名言——“中国将吃掉我们的午餐”(China will to eat our lunch)。

“US science chief warns: ‘China will eat our lunch'”的链接为:

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science/us-science-chief-warns-china-will-eat-our-lunch-2219974.html

当然,真正的有识之士对此不以为然。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曾提出“软实力”概念的小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就一连写了几篇文章,以稳定军心。比如,在回答“中国正在超越美国吗”的问题时,他指出,“本世纪上半叶,最可能出现的情景是中国在财富方面超过美国,但却在总体实力上屈身于美国之下。”

“中国正在超越美国吗”的链接为:http://www.caijing.com.cn/2011-04-08/110686599.html

奈教授还写了一篇题为“美中关系:实力判断的变化”(U.S.-China relationship: A shift in perceptions of power)的文章,认为:“人们应该怀疑‘中国崛起、美国衰败’的错误判断。中国要在军事、经济和软实力等资源赶上美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U.S.-China relationship: A shift in perceptions of power”的链接为:http://belfercenter.ksg.harvard.edu/publication/20918/uschina_relationship.html?breadcrumb=%2F

在美国击毙本拉登后,奈教授更撰文指出,关于美国霸权衰落的各种说法最终将被证明是无稽之谈。

“本拉登时代之后的美国”的链接为:http://www.caijing.com.cn/2011-05-06/110711019.html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最重要的智库之一——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高级研究员史国力(Adam Segal)博士出版了新著《优势:美国如何应对亚洲的创新挑战》(Advantage: How American Innovation Can Overcome the Asian Challenge, New York: W. W. & Norton, 2011),指出:所谓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受到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威胁言过其实。此书分析了美国的创新为什么会立于不败之地,并断言美国将继续保持其创新优势。难怪奈教授评论说,《优势》不啻是“对美国衰败悲观论的言之凿凿的当头棒喝”!

http://www.amazon.com/Chinese-Military-Power-Leslie-Gelb/dp/0876093306/ref=pd_sim_sbs_b_1

史博士是研究亚洲、技术和国防安全的专家,更是“中国通”。他既写过《数字巨龙——中国的高技术企业》(Digital Dragon: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China,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3 and 2010),也曾为五角大楼主笔《中国军力报告》。为了撰写《优势》一书,他多次前往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和美国的硅谷实地调查、采访,掌握了第一手素材。

http://www.amazon.com/Digital-Dragon-High-technology-Enterprises-University/dp/0801476364/ref=ntt_at_ep_dpt_2

http://www.amazon.com/Chinese-Military-Power-Leslie-Gelb/dp/0876093306/ref=pd_sim_sbs_b_1

史博士首先将创新分成产品创新(product innovation)和过程创新(process innovation)。前者指的是new to the world,亦即革命性的突破,能缔造出全新的产业;而后者仅是new to the market,包括本地化、商业模式的创新、降低成本等。关注产品创新的他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和印度1991年来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基于开发全新的技术,而是大规模地调动劳动力和资本,依靠国外技术的引进和扩散。

史博士又将创新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他认为,虽然中国在科研人员、大学生、论文、专利等可以用数字衡量的创新的“硬件”方面进步显著,但是,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并不应妄自菲薄,错将这些创新的投入和产出当作实际创新,真正的创新成果是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来衡量的。

是的,实验室可以很快就建成,投入也没问题,学生招来了,留学生海归了,但是,不尊重法制和知识产权,科学家个人没有积极性,再加上缺乏开放的文化氛围,上述“硬件”是不会产生预期的结果的。

史博士特别指出,创新文化包括自下而上的个人积极性、透明度、挑战权威、自由探索、学术和言论自由等,而这些又或多或少与政治体制改革和思想解放联系在一起。

他进一步指出,“硬件”可以靠投资很快提高,但“软件”的成熟要困难得多,更需要时间。中国这两者之间的差距至少需要几十年才有可能弥合。拥有一流的“软件”不但是美国现有的创新优势所在,也是美国将在未来继续领先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根本原因。

史博士不客气地评价道,中国的科研成果水平很低,比如在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方面的优势主要来自于廉价劳动力,并没有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任何突破。科研经费的分配和使用也不尽合理。

他还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不甘心仅仅跟踪(me too),技术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治目标的驱动。而正是自主创新之类政治因素的干扰,直接导致了诸如中国的“汉芯”和韩国的黄禹锡干细胞造假之类丑闻频发。当然,中国科学界舞弊行为并不都是由此而来。问题更在于科学规范几乎是一纸空文,往往对有头有脸的舞弊科学家网开一面,从而毒化了整个科学界的风气。由此看来,不杀“病毒”,“软件”将运行不下去了,有可能造成“死机”。

这些分析和结论也许会使中国科学界的成员、尤其是其领导相当不舒服(当然,他们未必不清楚这一点)。其实,史博士只不过指出了“皇帝没有穿衣服”这一事实。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长城是自己毁掉的。长此以往,中国能崛起吗?

史博士还将创新的“软件”比喻成计算机的“源程序”(source code)。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新技术,必须从源头上回答如下问题:政府、学术界和企业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大学应该成为科研中心、教育中心还是两者兼顾?政府实验室应该承担多少研究任务,应该集中于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对新技术的投资应该来自何方?谁应该享受创新的成果——是科学家个人还是他们所在的大学或政府实验室?

最后,史国力博士告诫说,如果展开“硬件”竞赛,美国必输无疑,因为中国经济会超过美国,中美之间科研经费的差距会缩小,中国科学家工程师的数量和质量也会提高。所以,应对中国和亚洲的创新挑战,美国惟有继续依靠“软件”——“软件”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很重要;要保持“软件”的安全运行和相对稳定;要采用系统设计的思路来应对美国目前在创新方面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光打“补丁”;同时要以用户需求为重;还要与科学技术的热点国家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对方的“硬件”并使自己“软件”优势发挥到极致。

必须指出的是,这一保持美国创新优势的思路,对中国创新理念的更新和创新系统的维护和调整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行笔至此,笔者自问:中国科学界难道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中国一天天好起来,但美国并没有一天天烂下去,至少在创新方面是如此吗?

话题:



0

推荐

曹聪

曹聪

59篇文章 11年前更新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尼尔•D•莱文国际关系和商业研究生院高级研究员。他1997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俄勒冈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他关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社会学研究专著——《中国的科学精英》(China’s Scientific Elite) 2004年由英国学术出版社RoutledgeCurzon出版;2009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和斯丹凝(Denis Fred Simon)的新著《人才与中国的技术优势》(China's Emerging Technological Edge: Assessing the Role of High-End Talen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