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说明】笔者在1995—1997年间曾做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研究,为此访问过79名院士和其他知情人,其中一个内容是向他们了解院士选举的过程。但是,在过去14年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多次修订,所以,介绍不一定与2011年的情况完全吻合。同时,介绍也不适合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选举。

 

中国科学院选学部委员始于1955年,1957年、1980年两次增选。但直到1991年,每两年一次的学部委员(1993年后改称院士)增选才正式制度化。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院士选举主要依据学术标准(科学家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同时对学科特点(考虑到不同学科院士人数的适当平衡)、年龄(为使院士群体年轻化,从1993年起规定每次增选的院士至少有四分之一在60岁或以下)、对待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等也加以考虑。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院士章程》规定的学术标准。

http://www.casad.cas.cn/zcfg/yxzc/

http://www.casad.cas.cn/zcfg/zxgz/200504/t20050427_42691.html

一般来说,不够格的科学家很难被提名,即使被提名也很难在一轮又一轮的评议和投票中过关斩将。

具体来说,院士提名的直接成为有效候选人,而非院士提名的科学家则需首先通过归口的中科院、部委、省市、中国科协等组织的初选。有效候选人要通过学部分学科专业的小组评审和投票、学部的大组评审和投票等多个环节,而且每一轮都按比例淘汰,谁上谁下由票数决定。

笔者了解到,经学会—中国科协渠道推荐的候选人当选院士的比例相当较高。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学会—中国科协在组织候选人初选时较少顾及单位利益,所以更加超脱,对院士的标准把握的更好。

由于对人的评价主观性很强,人际关系举足轻重,中外没有区别。在对中国科学家的评价时亦如此,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也确实影响到中国院士的选举。但是,院士大多抱有确保院士制度的纯洁性的愿望和责任,使得关系的作用得以减小。而且只有当候选人旗鼓相当时,关系才可能会起一些作用。

某个单位院士多,又集中在一个学科专业,很容易让这个单位的候选人上榜。但也有反例。

虽然严格而又以学术为标准的选举过程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当选的院士一定是最优秀的,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把那些不够标准的排除在外。

有人或有单位想拉票,需要在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对每个人下功夫。如果有一人对此小动作有反感,拿到评审会上一说,这个人有时甚至这个单位的候选人都有可能玩完。京城某知名大学曾为此连续几年院士榜上无名。

笔者从访谈中还了解到,相当一部分院士还是有一种“精英”或“贵族”情怀的,不屑与学术“暴发户”、不学无术者、涉嫌学术腐败者或拉帮结派者为伍。在他们看来,选这样的人无异于降低自己的身价。

最关键的一点,整个过程是程序正义的,即事先制定游戏规则,院士大多按照游戏规则办事,而且游戏规则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有效候选人名单张榜公布、接受非匿名投诉,也从制度上进一步保证院士选举的纯洁性。对投诉学部组织院士出面调查,在正式评审和投票前给出结果。

另外,不管声望有多高,每个院士只有一票,而且很难左右他人的选票。

话题:



0

推荐

曹聪

曹聪

59篇文章 11年前更新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尼尔•D•莱文国际关系和商业研究生院高级研究员。他1997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俄勒冈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他关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社会学研究专著——《中国的科学精英》(China’s Scientific Elite) 2004年由英国学术出版社RoutledgeCurzon出版;2009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和斯丹凝(Denis Fred Simon)的新著《人才与中国的技术优势》(China's Emerging Technological Edge: Assessing the Role of High-End Talen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