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0日清晨,甲骨文(Oracle)宣布收购升阳微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s)。消息传出,既令人惊讶、但又可以理解。通常是硬件公司收购软件公司,而甲骨文这家软件公司购买硬件为主的升阳,似乎是反客为主、逆潮流而动,有点不可思议。不过,华尔街也认为,甲骨文和升阳联盟可能优于已经流产的IBM和升阳的联盟。
那么,甲骨文收购升阳微系统公司给中国高技术企业传递出怎样的信息?
首先,收购的目的应是做大做强公司。毫无疑问,甲骨文−升阳联盟是强强联手。两家公司都曾列入世纪之交所谓的“四个互联网骑兵”(horsemen)之列(另外两家是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系统公司和专攻存储的EMC公司)。
升阳是硅谷最具技术实力的公司,不仅在服务器市场上占有领先地位,软件产品同样无出其右。其Solaris操作系统在包括升阳和其他公司生产的服务器上运行,广受欢迎的Java编程语言,用甲骨文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的话来说,将是公司有史以来获得的“最重要的软件资产”。
其次,业界日益认识到软件公司和硬件公司之间的协同性。众所周知,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甲骨文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仁科(2005年)、Siebel系统公司(2006年)、BEA系统公司(2008年),其在软件行业的优势,也从数据库扩展到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企业绩效管理等。
与此同时,近年来硬件为主的供应商,从IBM、惠普到戴尔,相继进入软件和服务。事实证明,后者比硬件更有利可图。现在,甲骨文−升阳“联姻”,并不意味着甲骨文脱离了其增长轨道;相反,更表明了软件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样离不开硬件。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IBM公司收购升阳失败,因为这两家公司都是硬件公司。
第三,企业应不断求新求变。显然,升阳在后互联网时代未能充分利用其实力,适时转型变成一个面向软件和服务的企业。其结果,在过去十年里,公司的财务状况一直不正常、甚至令公司感到尴尬,并最终不得不出售自己以求生存。
第四,甲骨文−升阳的合并,也可能是IT产业开始新一轮的结构调整的信号,用升阳主席和创始人之一的司考特•麦克利尼的话来说,此举将重新定义IT产业的版图。
最后,曾几何时,升阳的股价高达233.50美元,而甲骨文出的收购价仅9.50美元,升阳的市值惨不忍睹——75亿美元(而甲骨文940亿美元,思科1000亿美元,EMC250亿美元)。这表明,经济不景气正是收购便宜资产的良机。然而,惟有远见卓识、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并具有足够的勇气的公司老板,才能够抓住这个机会。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