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笔者曾写过“译书有禁区”和“译书有禁区(续)”.近日接触到的与翻译有关的一些事情,又促使笔者再次续写“译书有禁区”。

博文“译书有禁区”的链接为: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9004

博文“译书有禁区(续)”的链接为: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1308

笔者在“译书有禁区”中提到,美籍华裔作者张纯如关于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前传《蚕丝》(Iris Chang,Thread Of The Silkworm,Basic Books, 1995),可能因为所描述的钱学森在美国的经历与官方版本有较大出入,中文版只在台湾出版。

笔者同样纳闷,为什么著名美国历史学家易社强研究西南联大的专著《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John Israel,Lianda:A Chinese University in War and Revolution,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一直没有出中文版。

日前,笔者无意中发现,该著作的中文版在台湾出版。

原来,此书出版后,国内不断有人提出要翻译。对此,易社强表示欢迎,惟要求译者中、英文俱佳,以确保译本质素,而且“译稿需完全忠实原文,不得因为政治审查而有任何删节”。但当他发现国内出版社真的要“修改”,这位对联大师生特别是视死如归的闻一多抱着无比敬意的美国教授决定保留版权。

后来,厦门大学毕业生饶佳荣的译稿得到易社强的肯定。但他仍然不愿意审查遭删节,便决定在台湾或香港找出版社,最后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出版社于去年4月出版。

饶佳荣2008年发表的关于《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的介绍的链接为:http://www.gmw.cn/01ds/2008-06/25/content_796688.htm

两本与中国大陆的科学家和大学有关的书只能在对岸的台湾出版,尤其是后一本由大陆译者翻译却不能在大陆出版,不正说明大陆译书有禁区?

看看易社强在中文版的“序言”中是怎么说的:

“我曾认为这种哪些书可以出版、哪些书不能出版的审查是‘上面’的条文。出乎意料的是,事实刚好相反:由于事先并不清楚什么书能通过审查,出版社得承担编辑、印刷图书的昂贵代价,可是只要有一个字不能通过,出版社就拿不到ISBN,该书就不可能发行和销售。

这种迫使‘下面’进行自我审查的做法,比来自‘上面’的审查更厉害。编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剔除任何可能招惹麻烦的文字。这种体制奖励投机取巧、滑头滑脑、 如履薄冰、战战竞竞的编辑,惩罚光明正大、坦荡直言的编辑。这种体制使领导层和国民不可能就新思想畅所欲言,而这些新思想恰恰是政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序言”来自某国内无法上的网站)

易社强的判断也许是对的。笔者的朋友、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历史学教授王作跃的著作《在伴侣号卫星的阴影下: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和冷战中的美国》(Zuoyue Wang,In Sputnik’s Shadow:The President’s 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 and Cold War America,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8)的中文版即将由北京某名牌大学出版社出版。但是,出版社居然不允许“献给许良英”的原题记出现在译本中。

在中国在世界各国开设孔子学院之时,那个崇尚“科学”与“民主”的大学的出版社居然容不下实践儒家传统的“尊师”题记!

然而,中国在出版译著时有时会令人难以置信地开放。据《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去年年底报道,中国不久前翻译出版了玛丽·瑞瑙特(Mary Renault)的历史小说《波斯少年》(The Persian Boy)。小说从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男宠的视角讲述了亚历山大最后7年的生活,行文充满鸡奸和同性恋性行为的描述,连《纽约时报》的记者也不敢相信它居然能通过编辑和有关部门的层层审查,而且出版后在几个月内印刷两次,印数达15000本。

《纽约时报》关于中国翻译出版业的介绍的链接为:

http://www.nytimes.com/2010/12/22/business/global/22chinabook.html?_r=1&scp=3&sq=china%20translation&st=cse

话题:



0

推荐

曹聪

曹聪

59篇文章 11年前更新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尼尔•D•莱文国际关系和商业研究生院高级研究员。他1997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俄勒冈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他关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社会学研究专著——《中国的科学精英》(China’s Scientific Elite) 2004年由英国学术出版社RoutledgeCurzon出版;2009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和斯丹凝(Denis Fred Simon)的新著《人才与中国的技术优势》(China's Emerging Technological Edge: Assessing the Role of High-End Talen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