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未来的几周内,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将呈现一个“举国同庆”的局面。不但这所学校培养出的诺贝尔奖得主和向世界一流大学输送的人才将济济一堂,中国领导人中的清华毕业生更将回母校共襄盛举。清华以他们为荣,他们为清华添辉。

但是,尽管从清华走出了人才和领袖(就像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培养领导人的大学不是好大学。美国的耶鲁大学不是也以出总统而出名吗?尽管耶鲁并不以此津津乐道),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它尚不是世界一流大学。

这不是笔者说的,而是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旭宣布的,清华要到2020年才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清华大学计划2050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链接为: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4/245905.shtm

可是,一所大学是否、能否、怎么成为世界一流,不是由校长——现在时髦的做法是将校长排除在学术委员会之外——而是由非学术委员会成员的党委常务副书记来宣布,这件事本身就说明这所大学与世界一流的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世界上恐怕很少有一所大学自诩自己是世界一流。世界一流不是靠宣布出来的,而是建立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但大家见到了就明白的标准上的,通俗地说,是建立在那种“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的感觉上的。

这个标准、这个感觉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教授治校”。

于是,清华的另一位党委副书记邓卫表示,学校一向重视“教授治学”,老清华就有这样的传统。现在清华如果要设立一个新学科、新院系,或者聘请一位著名教授,都是在学术委员会上进行讨论,不由校长行政意志决定。

哦,原来是“教授治学”,不是“教授治校”。一字之差,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笔者以为,“教授治校”,不仅仅在于教授决定同行的职称、专业的设置和学科的发展等具体事务,更在于有权决定校长的命运,因为在他们看来,校长是否称职,关乎学校的大方向。

那么,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是如何“教授治校”的呢?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笔者这里再说一遍。

有一所大学的校长曾任部长,他上任后也锐意创新,实施改革。但是,由于出言不慎,得罪了教授,那些“治校”的教授们便几次对他进行不信任投票,最后硬是将他赶下了台。

这所大学便是中国的大学顶礼膜拜的哈佛,那个倒霉的校长便是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H. Summers),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他从哈佛下台后仕途再次被看好,又出任奥巴马总统的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同样官拜部长级。

但是,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萨默斯还是在哈佛取消他的教授资格前卸任,重返曾经的“正部级”大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国的大学想成为世界一流,其实就是要认同世界标准,而这个标准的核心之一就是“教授治校”,没有捷径可走,以“教授治学”来偷梁换柱是行不通的,最后,“世界第一”也只能是自诩的,没有人买你的帐。这与经济融入全球化必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道理。

话题:



0

推荐

曹聪

曹聪

59篇文章 11年前更新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尼尔•D•莱文国际关系和商业研究生院高级研究员。他1997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俄勒冈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他关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社会学研究专著——《中国的科学精英》(China’s Scientific Elite) 2004年由英国学术出版社RoutledgeCurzon出版;2009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和斯丹凝(Denis Fred Simon)的新著《人才与中国的技术优势》(China's Emerging Technological Edge: Assessing the Role of High-End Talent)。

文章